操作文档
首页
  • 智能网关系列入门
  • 配置软件使用说明
  • 智能网关系列入门(新)
  • 配置软件使用说明(新)
  • 云平台使用说明
  • 云组态使用说明
  • 数据分析使用说明
  • Box系列使用说明
  • MQTT接入
  • BOXConfig使用教程(新)
  • 云平台使用教程
  • 报表设计器使用教程
  • BOXConfig使用教程
开发者平台
  • 硬件相关
  • 配置软件相关
  • 平台相关
  • 远程编程相关
  • 组态设计相关
  • 报表相关
  • 第三方BOX相关
  • BoxConfig相关
私有化平台
更新记录
首页
  • 智能网关系列入门
  • 配置软件使用说明
  • 智能网关系列入门(新)
  • 配置软件使用说明(新)
  • 云平台使用说明
  • 云组态使用说明
  • 数据分析使用说明
  • Box系列使用说明
  • MQTT接入
  • BOXConfig使用教程(新)
  • 云平台使用教程
  • 报表设计器使用教程
  • BOXConfig使用教程
开发者平台
  • 硬件相关
  • 配置软件相关
  • 平台相关
  • 远程编程相关
  • 组态设计相关
  • 报表相关
  • 第三方BOX相关
  • BoxConfig相关
私有化平台
更新记录
  • 新手指引
  • 平台简介

    • 产品简介
    • 名词解释
    • 功能清单
    • 扩展开发流程
      • 扩展模块开发方式
      • 前后端分离模式开发流程
  • 开发者后台

  • API文档

  • 示例教程

  • 常见问题

  • 开发者平台
  • 平台简介
2022-09-20
目录

扩展开发流程

# 扩展模块开发方式

1.前后端分离

(推荐使用此方式开发)

前端打包后上传到开发管理后台,由平台进行页面代理和版本管理,后端代码和依赖环境(mysql、redis等)直接在系统部署或使用docker部署。

2.前后端不分离

针对小型的业务模块或已经存在的前后端不分离系统,可以使用前后端不分离模式,直接通过链接形式嵌入到平台端。

3.前端混合开发

前端混合开发是指在系统前端源码的基础上开发自己的业务功能。

不建议此种开发模式,原因如下:

  • 较高的学习成本。混合开发需要开发者阅读、学习和使用系统源码的技术栈和框架使用规范,当前使用的是vue3 + element plus。
  • 混合开发会造成不同扩展模块间无法融合。
  • 主平台有较大升级后,开发者可以选择不升级前端,如果需要升级到最新前端,扩展功能将面临着手动合并前端代码的风险。

使用此种模式开发也具有一定的优点:

  • 扩展功能页面响应更快速,用户体验较好。
  • 扩展功能页面和平台界面无缝集成,和平台前端风格完全一致。

# 前后端分离模式开发流程

  1. 下载sdk 挑选符合开发语言框架的sdk并下载。
  2. 建表建库 支持扩展模块共享使用当前服务器自带的数据库实例(Mariadb、Clickhouse),开发者平台提供相关实例的子账号,由开发者直接使用原始数据库驱动连接,开发者也可以在本机或局域网服务器自行搭建数据库实例。
  3. 创建模块 分别创建前后端模块(推荐使用SpringBoot + Vue3),然后分别引入java、js/ts的sdk包到工程中。
  4. 开发业务功能 连接数据库、中间件服务,调用平台API接口,开发和调试业务功能。
  5. 配置页面 打包并上传前端代码,配置页面到平台菜单中,并完成前端路由调试。
  6. 配置代理和事件 后端API接口配置代理到共享web端口上,如有业务需要,配置相关事件到自定义接口上。
  7. 部署调试 后端可以选择部署在本机服务器或局域网服务器,完成最终前后端功能调试,扩展模块前端代码和各种配置可以整体导出为文件。
功能清单
模块

← 功能清单 模块→

最近更新
01
菜单栏里找不到“BOX配置”如何处理
06-06
02
购买了新型号的BOX,在配置软件里找不到该型号
06-06
03
部分电脑安装BoxConfig后无法运行
06-06
更多文章>
Copyright © 2021-2024
  • 跟随系统
  • 浅色模式
  • 深色模式
  • 阅读模式